衰退幽灵笼罩德国 未来衰退是新常态?
经济衰退的阴云笼罩在德国上空,德国乃至欧洲媒体甚至翻出了“欧洲病夫”的称号加以讨论。
最新出炉的德国工业产值、外贸数据和国内生产总值等几乎所有的先行经济指标都显著恶化,这些都指向一个结果:德国经济在三季度恐怕将持续萎缩。
疫情后的传统制造强国德国为何仍然无法重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莉莉安在德国工作生活近二十年,目前正在一家德国与新能源相关的企业做项目负责人。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作为企业人的微观层面的感受来讲,目前企业接触的德国投资人对德国的投资环境“挺悲观的”。
“欧洲和德国的投资环境不理想,欧洲相关行政机构也不扶持,很多德国自己的投资人都唱衰。”她表示,譬如在锂电池制造方面,许多投资人就把德国政府的投资力度同美国的扶植力度做对比,看到美国在推出了一系列法案之后,投资环境明显优于德国。
她进一步说,此外还有长久以来德国经济文化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等问题,这些在经济“简单模式”时期被大量涌来的订单掩盖了,但在当下欧洲面临能源危机、高利率和通胀等问题叠加的情况下,都浮出了水面。
几乎所有先行经济指标都恶化
工业是德国经济支柱,占其GDP24%左右。数据显示,德国7月制造业PMI初值仅为38.8,创2020年7月以来新低。
可以从一组数据中看到目前德国制造业的窘境:同在欧洲的法国当月PMI为45.1,意大利为44.5,西班牙为47.8;而美国7月PMI为46.4,日本为49.4,印度为57.7。
德国最新出炉的工业产值数据显示,该国6月份工业产值连续第二个月下降,降幅为1.5%,远超上个月0.1%的降幅,降幅也超预期,此前预计产值将下降0.5%。
细分数据显示,德国汽车业产值降幅3.5%,建筑业降幅为2.8%。德国经济部对此的解释是,尽管需求上升,但高能源价格和高利率已经造成了损失,“因为受到大订单波动的强烈影响,尽管需求不断增长,但工业经济前景仍然黯淡。鉴于企业的业务和出口预期低迷,目前没有明显复苏的迹象。”该部表示。
荷兰国际集团(ING)德国首席经济学家、全球宏观经济主管布热斯基(Carsten Brzeski)在研报中表示:“工业坏消息仍在继续。”
这一最新数据再次说明德国经济持续停滞,且这也可能是德国GDP出现进一步坏消息的预兆,他解释道,德国“第二季度GDP增长停滞的初步估计数据仍有可能被下调,风险已经增加”。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出现技术性衰退(连续两个季度环比负增长)后,德国二季度经济增长依然停滞,环比零增长,经调整后同比下降0.2%,不及此前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统计部门在公布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最初预测值时也是环比零增长,但最终的修正值是下降0.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数据下修了德国2023年GDP,认为德国GDP将缩水0.3%,这也是七国集团中唯一一个被IMF预测将收缩的经济体。
德国领先的工程行业游说团体德国机械制造业协会(VDMA)首席经济学家维彻斯(Ralph Wiechers)认为,“目前还看不到好转的迹象。”
如前所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预计德国经济最早可能在第三季度再次出现萎缩。
出口成为GDP拖累
德国是出口大国,然而其近期外贸数据亦疲软。3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经工作日和季节性调整,德国2023年6月出口额环比增长0.1%,进口额环比下降3.4%。数据显示,德国6月出口额1313亿欧元,进口额1126亿欧元,贸易顺差187亿欧元。
其中,德国6月对欧盟国家出口额为715亿欧元,环比增长1.3%;进口额为600亿欧元,环比下降3.1%。德国6月对非欧盟国家出口额为598亿欧元,环比下降1.1%;进口额为526亿欧元,环比下降3.7%。
德国6月对美国出口额最多,但环比下降0.2%至127亿欧元。此前,5月,德国出口额为1305亿欧元,与4月相比下降0.1%;进口达到1161亿欧元,增长1.7%,贸易顺差收窄至144亿欧元。其中,德国对美国的出口降幅最大,为3.6%;对欧盟国家的出口下降1.5%;对中国出口增长1.6%。
布热斯基认为,正如整体经济一样,德国出口陷入停滞。对外贸易不再是德国经济增长的坚实支撑,反而成为阻碍因素。
德国Ifo经济研究所在7月发布的月度调查中表示,三年多来,德国出口行业从未像现在这样糟糕过。Ifo研究员沃拉贝(Klaus Wohlrabe)表示,国外需求疲弱,这是美欧紧缩货币政策逐渐生效的结果。
一位在美国长期从事货代业务的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美国零售额没有跌,美国经济、就业目前看起来很好是由于其服务消费一直不错,但跌的是实物消费。
与此同时,数位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也表示,目前美国整体进口减少同其搞产业回流有关,即其国内制造业部分回流导致的,同时美国所推行的“友岸外包”政策也促进了全球产业链的再分配。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崔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美国前五月进口同比下降,总体上对各方都有影响,“美国国内经济很火,但是进口确实是萎缩的,和它这一轮搞进口替代产业政策有关。”
数据显示,2023年1~5月,未经季节调整,美国货物贸易总额为21389.33亿美元,同比下降3.7%。其中,货物出口总值8375.54亿美元,同比增长0.9%;货物进口总值13013.79亿美元,同比下降6.4%。
具体而言,“美国近年来加速推动制造业回归。美国对半导体和新能源产业的补贴、对中国的高关税、以国家安全名义对钢铝的高关税、美墨加协定中对汽车的当地成分要求,都是具有进口替代效应的产业政策措施。”崔凡解释道,这些措施一方面推动了美国国内的制造业投资和生产,另一方面限制了进口。
“所以,我们看到美国的经济增长不仅没有带来进口的增长,反而伴随着进口的总体下滑。另外,美国在优先推动制造业回归的同时,也在同时推动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等政策。”崔凡表示,“因此,我们看到不同国家的出口受到美国进口萎缩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以半导体为例,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教授邢予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比起德国,日本之所以获得投资者关注,是因为在美国推动的该半导体全球价值链重构之际,日本具有优势,能够加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而德国或欧洲目前正存在一些地缘政治因素,构成风险。
经济停滞成为“新常态”?
布热斯基认为,由于投资过少且几乎没有任何结构性改革,德国在过去十年中失去了国际竞争力。
“疫情和俄乌冲突加剧了问题,但并非根本原因。毫不奇怪,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德国企业对该国的国际竞争力从未像现在这样悲观。通过更早的投资和改革,经济本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挑战。”他解释说,因此经济停滞成为新常态。“而在新常态下,德国经济的传统增长动力,即工业和出口,实际上已经成为增长的拖累。”
“欧洲在过去几十年内,其半导体制造能力是下降的,因为缺少投资,所以欧洲的整个半导体制造能力连全球的10%都不到,而整个东亚加在一起大概是81%,美国大概是10%。”邢予青对记者表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此前不投资。”
此前,德国经济研究所(IW)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从德国外流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为1250亿欧元,创下最新纪录,同时流入FDI只有105亿欧元。
IW经济学家鲁舍(Christian Rusche)认为,这些数字是预警信号,表明德国正在失去吸引力:人口结构和高企的能源价格正在影响德国。
该报告显示,企业税率高、官僚机构僵化和基础设施破败让德国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同时,美国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等鼓励投资计划也使德国之外的投资更具吸引力。
莉莉安表示,以氢能相关的项目申请为例,在美国开展项目,申请后补贴发放较为迅速,但在德国,其程序为,首先要先设立一个基金会,之后该基金会要进行各种审核再批钱,这种方式有其优势,但在当前全球竞争环境下,就导致“不管做什么都很慢,长久以来形成的一个习惯,很难改变”。
标签: